铜仁国立三中,即当年的贵州中学,自1938年4月始建至1946年6月,历时八年。抗战时期收容爱国流亡师生,为国家育才,推动铜仁文教发展。师生多来自沦陷区,虽处山河破碎困境,仍淬砺奋发,教学质量一流,会考列全国同类校之冠;师生不忘国耻,积极投... 碧波小说阁

碧波小说阁
烽火岁月里的贵州中学,烽火岁月里的贵州中

烽火岁月里的贵州中学

男女主角分别是【国立,三中,铜仁】的抗战谍战,都市,仕途,求生全文《烽火岁月里的贵州中学》小说,由实力作家“南岳清水湾”所著,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。本站纯净无弹窗,精彩内容欢迎阅读!本书共计228237字,135章节,更新日期为2025-07-07 09:25:00。目前在本网 【ccxsw.com】上连载中。小说详情介绍:铜仁国立三中,即当年的贵州中学,自1938年4月始建至1946年6月,历时八年。抗战时期收容爱国流亡师生,为国家育才,推动铜仁文教发展。师生多来自沦陷区,虽处山河破碎困境,仍淬砺奋发,教学质量一流,会考列全国同类校之冠;师生不忘国耻,积极投身抗日救亡,部分志士为进步事业献身。从该校走出的师生,日后成为国家骨干、专家、企业家等,桃李满天下。为此,发布此书,铭记历史,很有意义。

烽火岁月里的贵州中学

《烽火岁月里的贵州中学》精彩片段

收容战区的难童到大后方进行教养。我记得那是在1938年6月4日,

开封正处在阴雨中 ,隆隆的炮声清晰可闻。当天上午,有两个约30岁的青年人,

来到我们救济院。一个姓潘,一个姓马,后来才听说那个姓马的叫马拱,

他是当时国民政府南京市市长马超骏的侄子。他动员我们这些孩子南逃。就在他讲话时,

炮声和他的讲话声混在一起。本来定第二天上午走的,这样还有半天的准备时间,

哪知战火形势逼人,来不及第二天上午走了,就在当天夜里12点钟左右,人们正在入睡,

突然哨声响了,接着就听有人喊:“报名南逃的现在就要走了,要不走就来不及了”。

我们这些少年孩子,大的不过15—16岁,小的才6—7岁,

更小的才2—3岁还抱在母亲怀里哩!我们睡眼朦胧,分不清东南西北,

就跟着看不清的人群黑影,随着呼叫声,快步走去。由于阴雨,也没有照明的灯火,

有时偶然看见手电的闪光,也看不清到底有多少人。身着单薄的衣服,没有任何行装,

就随“大流”走出了救济院。当时虽然开封是河南省会所在地,但是大部份街道多是土路,

逢天阴下雨,稀泥烂浆。我们深一脚浅一脚地踏着泥浆,冒着濛濛细雨,走向南关火车站。

这时国军已大部份向郑州方向撤离,南关的城门半开半掩,似有人或无人把守。

到了南关火车站,有一列国军撤退的火车,也可能是最后一趟火车了。车头是大闷罐,

除了军队人员外,其他人是不能上车的。那个姓马的领队因持有特别文件,

况且我们这些人都是小孩子,少数妇女抱着2—3岁的小孩,穿的破破烂烂,

上车对他们没有任何威胁,经交涉后就让上车啦。上车后迷迷糊糊,不知停了多久就开车了,

就这样离开了我童年生活的故乡。车开得非常慢,走走停停,像是摸索着前进。

在行车途中还推下了两个来路不明混上车的青壮军人。第二天早上总算到了郑州。

按一般情况,从开封到郑州才70多公里,一个多小时就到了,这次可能走了三四...

小说《 烽火岁月里的贵州中学 》试读结束!

继续阅读